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13年4月資訊安全維護宣導-誰正在看著你? 網路世代的個資與隱私

  • 發布單位:土庫鎮公所
  • 單位:土庫鎮公所

主題圖片: 誰正在看著你? 網路世代的個資與隱私

英國小說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1948年寫了一部知名小說《1984》,書中描述1984年的世界到處都有個老大哥(Big Brother)透過各種監視系統監控著人民的一舉一動,沒有人看過老大哥真實的樣貌,人們處於一個專制、沒有自由、沒有隱私的世界。書中描述隨處可見的標語「老大哥在看著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也成了經典名言,用以形容無所不在、隨時監控的狀況。

世界有著各式的網路服務、社群平台、應用程式,人手一機的時代來臨,你在上網的時候是否曾想過:

誰正在看著你?誰可以看到你瀏覽過什麼網頁?點擊過什麼連結?為什麼你才剛搜尋完一個商品名稱,其他網頁就推播給你相關的廣告?也許你覺得你的個人資料沒什麼,但你是否有想過這些資料可以用來做什麼?別人拿到你的個人資料會對你造成什麼影響?

我們使用任何的網路服務時,基本上都會被要求同意該網站或平台可以取得及使用我們的個人資料,網站蒐集這些資料來分析網站使用者的習性,投其所好推送各類廣告以賺取廣告費用,該網路服務的提供者才能持續營運。例如我們在看影音頻道時會出現各類廣告,看遊戲影音時大多數會出現遊戲相關的廣告,看時尚影音頻道時會出現化妝品相關的廣告……,這都是透過使用者喜好分析來決定給使用者什麼樣的廣告內容。

這樣的資料蒐集與分析就像是歐威爾小說《1984》描述的老大哥正在看著我們。如果你在網路上逛拍賣、買東西、玩遊戲、找資料等行為都被你不認識的人監看,你的感覺如何?或是換個角度想,你在逛街試穿衣服、去便利商店買東西、到圖書館找資料,整天都有一個陌生人跟在你旁邊,還將你的一舉一動記錄下來,你的感覺如何呢?

網路數據分析公司蒐集及分析使用者的各式資料,預測並提供使用者喜歡的廣告資訊,促使使用者消費,除了給不同喜好的人不同的網路資訊,也能讓廣告達到最大效益並維持網站營運。但是隱私有時候是很主觀的,有的人覺得瀏覽紀錄、購買紀錄、個人位置是個人隱私,有的人不覺得。此外,網路數據分析所蒐集的個人資料也不是只有你的名字、你在哪個城市生活、你去過哪裡或你最近搜尋的資料,有時候還包含你的照片、通訊錄、朋友清單等,所蒐集的資料如此多元與龐大,身為使用者的你都清楚嗎?

多數的使用者以為只要自己沒有提供姓名、電話、地址,那麼自己被收集的資料就只不過是一份「不知道是誰」的活動紀錄,其實這是對於網路隱私的錯誤認知!因為網路資料的分析已經是獨立的產業,不同網站蒐集到的資料可能被送往同一間數據分析公司,經由交叉比對就可以拼湊出同一個人的完整面貌。

我們不必完全用負面的角度來看待網路個資的蒐集,因為這樣的分析可以提供更多使用者感興趣的廣告或遊戲,節省使用者的時間。因此也不必因噎廢食地拒絕使用網路服務,或是一味地譴責這樣的資料蒐集行為。較為周全的作法可能是讓蒐集使用者個人資料的服務平台能盡告知義務,身為使用者的我們也要在享受娛樂與保護個資間取得一個平衡點,而且不應假定蒐集自己個資的服務平台絕對不會違反隱私權協議。

例如當我們想玩某個遊戲時,可以先想想如果這個小遊戲需要存取你許多個人資料,甚至是你朋友的個人資料,那到底是玩這個遊戲比較重要呢?還是你個人資料的價值比較高?當我們享受這些網路服務的同時,更應先看過其使用條款,或是此服務會蒐集我們的哪些資料,瞭解其條款與設定之後再決定如何使用。有一些網站會在長篇的隱私權協議裡面偷渡一些特許條款,令你在事發後求償無門,因此不可不小心。

以下提供相關於個資與隱私的保護方法,讓大家對於資訊安全的瞭解更多,在使用/享受網路服務的同時,能真的安全上網、FUN(放)心遊網。

  1. 檢視網路服務存取的個人資料

使用應用程式(例如小遊戲、小測驗)時,記得查看這個程式會存取你哪些個人資訊。

  1. 思考個人資料是否有必要提供

例如有些網站要留你的手機號碼時,你可以先想想看,有必要留下這個資訊嗎?有些應用程式要求取得你的通訊錄,你有必要提供嗎?

  1. 瞭解網路服務的隱私設定

使用網路服務時記得瞭解相關的隱私設定,例如:你可以選擇你的訊息只給某些人觀看。

  1. 不輕易點選不明的網路服務

不要點來路不明的網址,或者下載安裝來路不明的小程式。

  1. 盡量不要用相同的電子郵件信箱與密碼註冊不同的網站

尤其不要使用日常聯絡用的重要電子郵件信箱去註冊網站。就算使用相同的電子郵件信箱去註冊多個網站,至少不要設定相同的密碼,以免某個網站洩漏了你的個資,連帶地其他網站的帳號都遭到侵入。

  1. 做好資訊安全的防護措施

安裝防護軟體、定期掃毒。

  1. 如果網站或服務有提供多重驗證的服務

例如登入密碼加上手機驗證碼才能夠登入Facebook帳號,請務必要啟用。

  1. 小心求證

如果收到了來自親友帳號的奇怪請求,例如要求提供金錢、手機號碼、帳號密碼等等敏感資料,或者代收驗證碼,請先找當事人求證,有可能是該位親友的帳號已經遭到盜用。

資料來源:中小學資訊素養與認知網